『公司动态』PG电子(中国官方网站)在半导体领域的最新动态,包括技术突破、产品发布及公司活动,见证我们如何推动行业发展。

英特尔酷睿Ultra 9 275HX性能实测:最强移动处理器

2025-04-14  

  年初英特尔正式发布酷睿Ultra 200HX系列处理器,从而完成了酷睿Ultra 200家族的布局。其中酷睿Ultra 9 275HX作为本世代的次旗舰型号,被当前不少游戏本所使用。那么它的实际性能到底怎样?各方面表现又是否让人满意呢?下面我们一起看看。

英特尔酷睿Ultra 9 275HX性能实测:最强移动处理器(图1)

  ,多核得分18123.4,因为第一代酷睿Ultra处理器并未推出高性能HX系列,所以只能与英特尔14代酷睿HX做一个比较,酷睿i9-14900HX处理器CPU-Z单核得分895.6,多核得分14361,可见酷睿Ultra 9 275HX在单核性能上略微落后14代酷睿,而在多核性能方面则提升了26%。

英特尔酷睿Ultra 9 275HX性能实测:最强移动处理器(图2)

  接下来我们看看CINEBENCH R23多核心十轮连续测试以及能效曲线多核心连续十轮测试最高分为39375,最低分为34616,

英特尔酷睿Ultra 9 275HX性能实测:最强移动处理器(图3)

英特尔酷睿Ultra 9 275HX性能实测:最强移动处理器(图4)

  ,视频编码效率再度大幅升级,这也是英特尔酷睿处理器一直以来的强项。7-Zip压缩与解压缩测试,压缩速度75009KB/s

英特尔酷睿Ultra 9 275HX性能实测:最强移动处理器(图5)

  渲染采样率方面,首先是V-RayBenchmark,1分钟测试时间总体采样数达到34794

  ,也就是CPU的整数计算性能,总体评分为506,比自家酷睿Ultra 9 285V的439分要高出不少。而

英特尔酷睿Ultra 9 275HX性能实测:最强移动处理器(图6)

英特尔酷睿Ultra 9 275HX性能实测:最强移动处理器(图7)

  性能。酷睿Ultra 9 275HX的CPU在三项测试中分别得到7573、7572以及13190分的成绩;NPU则分别为6983、8032以及12374分,CPU部分的单精度和半精度算力比酷睿Ultra 9 285V要高不少,量化性能略高一些,NPU部分的单精度算力略高一些,但半精度和量化性能不及酷睿Ultra 9 285V。

英特尔酷睿Ultra 9 275HX性能实测:最强移动处理器(图8)

英特尔酷睿Ultra 9 275HX性能实测:最强移动处理器(图9)

  不过在单核性能方面,它基本与14代酷睿HX系列处理器持平。另外它解决了14代酷睿处理器拷机超100℃的问题,能够保持比较不错的稳定状态,整体运行更加稳定。PG平台 PG电子PG平台 PG电子

上一篇:国产8核处理器3B6600发布:性能或将挑战Intel酷睿1
上一篇:中国独享!Intel酷睿Ultra 200S处理器新增IPO

猜你喜欢

  • 华为Pura X搭载全新麒麟CPU 首次集成内存!高通都做不

    华为Pura X搭载全新麒麟CPU 首次集成内存!高通都做不

      快科技3月30日消息,随着华为Pura X正式上市,著名拆机博主杨长顺斥资9999元入手了一部,并勇敢地将其拆开,探寻一下它的处理器的秘密,结果发现虽然也叫麒麟9020,但是已经全新升级!  拆解发现,Pura X的这颗麒麟处理器,首次一体封装了集成内存芯片,从侧视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底部的CPU、顶部的内存,所以厚...
  • 20年增长后CPU性能首次下滑

    20年增长后CPU性能首次下滑

      PassMark Software的数据显示,PC CPU性能自2004年以来持续稳步提升,但在2025年前两个月的数据中,台式机CPU性能下降了0.5%,笔记本电脑CPU性能下降了3.4%。  2.用户选择更便宜或更省电的硬件、系统过度占用内存的软件、Windows 11的采用以及CPU性能瓶颈可能是导致性能下降...
  • 2025年革命性处理器芯片引领AI与智能设备新时代

    2025年革命性处理器芯片引领AI与智能设备新时代

      在如今人工智能与高速计算日益成为科技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的背景下,业内最新推出的处理器芯片引起了广泛关注。这款由知名公司设计的新型处理器,不仅配备了一流的计算能力,还采用了适应AI应用的架构,可以极大提高智能设备的处理效率,为用户提供前所未有的体验。推动这一变革的不仅是技术进步,更是对处理器设计理念的全新理解,未来的芯...
  • 车展秒变‘芯’战场!联发科C-X1碾压式登顶智舱芯片性能榜

    车展秒变‘芯’战场!联发科C-X1碾压式登顶智舱芯片性能榜

      2025年,汽车行业的竞争进入“决赛圈”,然而抛给车企的核心话题从未改变,即真正的品牌护城河该向何处挖掘?智驾之外,车企们将目光投向了之前被低估的“第三空间”智能座舱,汽车越来越聪明,座舱芯片也越来越影响消费者的购车决策。  根据中国质量协会年初发布的《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测评》结果显示,性能设计...
微信

手机扫一扫添加微信